2月25日下午,校党委江应中书记莅临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安校区调研指导工作,于精进楼207召开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海教师座谈会。会议由张华副院长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海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次座谈会主要是探讨如何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水平,拓展教育成果,交流对思政课教学的思考与期望。郑德全教授从“立德树人”和“四有好老师”的角度出发,提出应通过调研了解学生需求,结合学校特色开展集体备课,拉近师生距离,并通过设置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仲伟勇教授建议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学习,组织外出学习活动,备课时要“吃透”教材,做到知识储备的不断充实与更新。杨萍萍主任从课题申报成功率及备课时效性等方面提出建议。周广喜、胡忠舒、董杨洋、钱磊四位老师分别从学生学习、教学设计、科研资源、课题申报、专业特色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教学体会与思考。
在听取了大家的发言后,江应中发表了重要讲话,他高度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学院近年来在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中取得的成绩,特别是在科研、竞赛、品牌建设及“大学生网络思政”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认为全体思政课教师教学态度认真,具有强烈的事业心。江应中深情回顾了对思政课教师的特殊情结,分享了怎样做老师、如何搞科研,强调学校对思政课教师既严格要求又充满关爱,勉励思政课教师将课堂教学视为事业追求,希望青年教师“科研与教学两手抓”,期望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政课品牌工程、讲课竞赛、网络思政大赛等方面取得突破。
此次座谈会为我校思政课教学水平的提升凝聚了共识,也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新一年的工作明确努力方向。学院将紧紧围绕会议提出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为迎接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贡献力量。
文/图:张栩菡/郑诗源
审核: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