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考核标准与办法 (试行)

发布者:基础教学学院发布时间:2020-11-12浏览次数:1326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考核标准与办法(试行)

(本科)

○○八年十月


一、考核指标与等级标准(本科)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要

观测点

参考

权重

考核内容

考核办法

A

C

1.1

课程设置

*按《指导纲要》规定,开齐开足体育课

  

*课程考核结构合理

  

*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效果

*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制度及执行的效果

0.4

  

  

0.2

  

0.2

  

  

0.2

在校本科生至少开设四个学期的体育必修课,面向各个年级学生开设体育公选课、选修课;理论课教学不少于4学时,总课时合计不少于144学时(4学分以上)。

课程考核体系结构合理,考核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组织保证和制度规范,各个年级的测试工作安排合理,落实有力,成绩管理网络化程度高,《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结果详实、按时上报。

有制度、有措施、有检查、有落实,执行情况好,效果显著。

在校本科生开设至少四个学期体育必修课。总课时合计不少于144学时(学分不少于4学分)。

课程考核体系结构基本合理,考核方法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组织保证和制度较规范,各个年级的测试工作有计划。《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按时上报。

有制度、有措施、有检查、有落实,执行情况和效果较好。

调阅校、部(院、系)二级的有关体育教学管理文件,包括:教学大纲、计划等。

提供校、部(院、系)二级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相关文件、测试安排、学生成绩等相关资料。

查阅实施的相关文件及日常工作安排资料。

1.2

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丰富、满足学生的需求

  

1.0

教学内容丰富,能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开设体育选项课,开设门数在20门以上,达到了“三自主”要求;对病残学生开设保健课。

教学内容较丰富,开设体育选项课的门数在12门以上,基本达到“三自主”要求;对病残学生开设保健课。

查阅教学文件、教材,近三年的课程安排档案。

1.3

课堂教学

*教学严谨、规范

  

*教学方法合理、手段多样、有针对性

0.6

  

  

0.4

教学常规制度落实到位、执行规范,教师严格按教学计划授课。

能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教学中师生间、学生间互动活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学常规制度落实到位、执行规范,教师基本按教学计划授课。

能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查看学生网上意见。

  

看课、组织学生座谈。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要

观测点

参考

权重

考核内容

考核办法

A

C


1.4

课外活动

*早操和课外体育活动形成制度,阳光体育运动落实有力,做到内容、时间、人员、场地、器材、安全六落实

*课余训练常态化

0.6

  

  

  

  

  

0.4

早锻炼、课外体育活动有规范的制度保障。学校群体活动和体育竞赛丰富多彩,体育俱乐部和学生体育协会覆盖面广,学生参与率高。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系统健全。

  

学校有常年坚持训练的运动队,每年至少有2支以上代表队参加省级及以上比赛并取得较好成绩。

早锻炼、课外体育活动有制度保障。学校群体活动和体育竞赛丰富多彩,体育俱乐部和学生体育协会覆盖面广,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有考勤制度。

学校有坚持训练的运动队,每年均有代表队参加省级及以上比赛。

查阅工会、教务、人事、学工、团委相关文件、材料等。

调阅校园网报道、会议记录、活动照片等,进行实地考察。

21

教学文件

*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设置合理、教学大纲规范

*课程目标具体

*教材建设

  

0.4

  

  

0.4

0.2

  

课程设置能面向全体学生,每三年对教学大纲进行一次修订和补充,较好体现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运动技能与身体素质的结合。

课程目标鲜明,符合学校办学特色。

有结合本校实际自编的特色教材和参考书,使用率高,并经教育部权威机构审定。

课程设置能面向全体学生,每三~五年对教学大纲进行一次补充,注意课内与课外、运动技能与身体素质的结合。

课程目标具体。

能较好地应用教材和参考书。

查阅教学文件、教材。

  

22

教学监控

*有一套学生评教、

教师互评、督导看课的长效教学质量监督体系

1.0

建有学生评教的网络平台、每学期学生对任课教师进行评教,学生对体育课程认同程度和满意率高,评价结果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建立教师看课制度,有教学督导的专门队伍。

每学期学生对任课教师进行评教,评价结果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有教师看课制度。

登陆网络评教系统。

召开学生、教师座谈会,查阅看课、考评相关记录。

23

规章制度

*各项管理制度健全,责任明确

  

1.0

学校、教务部门印发的有关体育管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实施办法等各类配套文件齐全、规范;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计划、教学管理等制度完整规范。

有体育管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实施办法等各类配套文件;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计划、教学管理等制度比较完备。

调阅学校、部门相关文件。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要

观测点

参考

权重

考核内容

考核办法

A

C

31

师资配备

*生师比例及教师工作量合理

  

  

  

*教师的学历、年龄、学缘、职称结构合理

0.6

  

  

  

  

0.4

在校生师比不高于3001,外聘教师不超过专任教师总数的10%。教师配备能满足全校学生体育课程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的需要,教师平均每周上课一般在6次左右,每个教学班的学生人数在30人左右。

  

教师的年龄、学缘、学历、职称结构合理,40岁以下教师有硕士学历比例达50%

在校生师比不高于3001,外聘教师不超过专任教师总数的10%。教师配备能基本满足体育课程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的需要,每个教学班的学生人数在35人左右。

教师的年龄、学历、学缘、职称结构较为合理,教师有进修记录。

查阅课表和学生成绩登记册。

  

  

  

查阅教师档案和相关证明。

32

师资培养

*教师业务学习及进修计划

*备课制度

0.5

  

0.5

体育部(院、系)有详细的教师业务学习、业务锻炼的计划,实施效果好;教师个人有业务进修提高计划。

每学期至少进行五次以上教师集体备课,备课时有内容、有方法、有措施、有记录、有检查。

体育部(院、系)有教师业务学习、业务锻炼的计划,教师个人有业务进修提高计划。

每学期至少进行三次以上教师集体备课。

召开教师座谈会,查阅近三年工作计划及相关资料。

33

教师待遇

*体育教师岗位设置、课时津贴、职称评定、评先评优、业务进修与其他学科教师一视同仁

*办公条件保障

0.5

  

  

  

  

0.5

学校在岗位设置、课时津贴、职称评定、评先评优、业务进修、福利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对待。教师参与群众体育、运动队训练等方面纳入工作量计算体系,《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单独计算工作量。

体育部(院、系)下设各部门办公条件有保障,有单独的办公室,并配有现代化办公设施。

学校在课时津贴、职称评定、评先评优、业务进修、福利等方面有相应政策,《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单独计算工作量。体育部(院、系)下设各部门办公条件基本有保障,有单独的办公室,并配有现代化办公设施。

查阅相关材料、教师座谈。

查看现场办公设施。

  

41

组织保障

*体育部(院、系)建制

  

*会议有记录,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

0.4

  

  

0.6

  

体育部(院、系)独立建制,直属分管校长领导。配备有专职行政、教学秘书。设有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专管部门。

体育部(院、系)工作会议制度化。部领导至少两周开一次工作会议;每两周一次全体教师教研活动;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

体育部(院、系)独立建制,配备有专职管理人员。设有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专门负责人。

体育部(院、系)工作会议制度化;每月保证有一次以上全体教师教研活动;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

查阅文件、工作计划、会议纪要、工作总结。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要

观测点

参考

权重

考核内容

考核办法

A

C


42

经费投入

*体育经费有保证

  

1.0

每年公共体育课程建设经费按照不低于在校生学费总额的0.8%(民办院校、独立学院按照不低于在校生学费总额的0.3%)予以保障,体育经费能保证课程教学、群体活动、课外运动训练的需要。高水平运动队有专项经费。

每年公共体育课程建设经费按照不低于在校生学费总额的0.6%(民办院校、独立学院按照不低于在校生学费总额的0.25%)予以保障,体育经费能基本保证课程教学、群体活动的需要。

查阅近三年学校财务预算通知单。

  

43

场馆设施

*场地、器材设备达到配备标准,满足教学、活动、训练工作需要

1.0

达到《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的要求,满足全校学生体育教学、自我锻炼和运动竞赛的需要。

基本达到《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的要求。

实地考察体育场地设施情况。

  

  

44

教学设备

*有满足现代化教学的基本设施和条件

1.0

配备先进的多媒体设施,有充足的影像资料满足教学需要。

多媒体设施、影像资料等基本满足教学需要。

实地考察设备及使用情况。

45

网络建设

*课程管理网络化程度

  

1.0

实现了体育信息管理网络化。学校网络具有体育课程选课、成绩登记、查询、学生评教课程管理功能,运行便捷、使用率高。

体育部(院、系)主页畅通、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经常更新,具有提供体育知识、场馆使用、体育活动互动等服务、咨询功能,登陆频率高。

实现了体育成绩管理网络化。

体育部(院、系)有主页。

实地考察和不定期登录查询网页。

  

  

  

51

学生

参与率

*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

*学生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理解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

0.2

  

0.3

  

0.5

学生对体育课表现出积极的态度。

  

学生了解《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意义、准确掌握测试动作、具有自我评价的能力。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平均每周不少于三次。

大部分学生对体育活动感兴趣。

  

学生了解《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意义、基本能准确掌握测试动作。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平均每周不少于两次。

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查阅相关文件及资料。登陆校园网报道、查阅会议记录、活动照片等。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要

观测点

参考

权重

考核内容

考核办法

A

C


52

学生的

满意度

*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评价

*学生对体育教师的评价

0.5

  

0.5

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评价高于其它公共课。

  

学生对体育教师的评价高于其它公共课教师。

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评价与其它公共课相比优势不显著。

学生对体育教师的评价与其它公共课教师相比优势不明显。

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

查阅近年学校评教系统。

53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

1.0

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优秀率不低于10%

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合格率不低于85%。

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优秀率不低于8%

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合格率不低于80%。

抽样测试。

5.4

教学获奖

*各类教学成果奖

  

  

*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论文和教材

0.4

  

  

0.2

  

0.4

近三年有校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含精品教材、精品课程、教学成果、教学名师、教改项目等获奖,其中有一项为省级奖项)。

有省级以上各类立项研究课题,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教师每年在省级以上学术会议、正式期刊上发表教研论文人均0.5篇;主编教材并被权威机构审定通过,使用情况较好。

近三年至少有一项校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含精品教材、精品课程、教学成果、教学名师、教改项目获奖等)。

有校级以上各类立项研究课题,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每年均有教师参加省级以上学术会议,在正式刊物上发表教研论文。

查阅相关文件及资料。

  

  

  

  

5.5

竞赛成绩

*课余训练和运动成绩

1.0

取得的运动成绩与学校地位及发展相衬。

取得的运动成绩与学校地位及发展基本相衬。

查阅相关文件及资料。

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校的独特项目

*体育课程

*校园体育文化


体育课程建设有创新,具有明显的本校特色。

具有较明显的本校校园体育文化特征。

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校园体育文化有一定特色。

提供实证材料。

  


二、考核结论及其评价

  

(一)本方案由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36个观察点组成。二级指标的评估等级分为ABCD四级,评估标准给出AC两级,介于AC级之间的为B级,低于C级的为D级。

(二)考核结论分为优秀和合格两种,合格等级由学校根据要求进行自评,优秀等级由省教育厅组织相关专家进行现场考核。

优秀: A13C3 D0,特色鲜明。

合格: ABC13D3有特色内容。

特别要求:如果在1.1课程设置、3.1师资配备和5.3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指标中有一项为D等级,则课程考核评定为不合格。

(三)二级指标中有多个观察点的评定:

根据每个观察点的权重,按A910B8.57.5C76D54分计算出每个二级指标的分值,并按得分对应相对的级别,同时凡在二级指标中有一个观察点为D级,则该二级指标按照对应标准下降一个等级。

(四)主要考查最近两个学年的教学相关资料。